青岛科技大学首届“孝亲敬老楷模”-----李娟

作者: 时间:2013-05-02 点击数:

孝心、爱心、恒心,三心敬老
——记孝亲敬老楷模李娟老师

李娟,女,49岁,现在机关三计划财务处四方财务科工作,家里有两个孩子,父母和公公婆婆四位老人,几位老人都年近古稀,自1996年后,四位老人身体都陆续出现状况,多年来李娟老师面对双方老人,以儿媳、女儿的双重身份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奔波于两家之间,用一颗感恩的孝心、真挚的爱心、坚韧的恒心来关爱着四位老人。
一、不辞劳苦,悉心照顾老人
李娟老师说:“我们年轻的时候老人待我们很好,现在老人年纪大了,身体有病了,我们尽尽孝心是应该的。”
李娟老师的公公丧失肾功能常年外挂尿袋,每个月都要到离家十几公里以外的东部市立医院去换尿袋。父亲患的高血压心脏病(内装支架),经常发病住院。婆婆偏瘫,行动不是很方便,她经常为老人擦洗身子,换洗被褥,就在去年,老人查出胃癌,在医院动了手术,住院一个月,出院后,李娟老师又为老人四处寻求偏方,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李老师在潍坊找到一位中医,她每个月去潍坊一次为老人抓药,拿药回来以后每天晚上熬好药,第二天送到婆婆家里去,在李老师的悉心照料下,老人在今年复查时各项指标都很好。母亲患老年痴呆症,时而清楚,时而糊涂,经常大小便失禁,屎尿弄到被褥上、墙上,李老师从来都是二话不说就帮老人擦洗干净身子,换洗干净被褥,打扫干净卫生,有时候李老师一天就得为老人换洗六条衬裤,老人糊涂的时候把吃的东西到处放、到处藏,被子里、枕头底下、袜子里,李老师发现后从来都是马上收拾利落,没有怨言。
由于老人们的身体不好,带老人求医成了她的家常便饭。经常李老师夫妇两个人深更半夜接到电话,老人病情严重要上医院,不管是夜里还是凌晨,她们都马上赶去接老人去医院,为老人看病方便,经济并不宽裕的李娟老师,家里买了一辆面包车。由于她们经常晚上接到老人病重的电话,以至于晚上听到电话响就习惯性的紧张,所以熟悉李娟老师家里情况的人,在晚上十点钟以后都是发短信联系而不敢给她打电话,一方面让他们好好休息,另外一方面减轻他们的心里压力。
令李娟老师记忆犹新的是一次父亲早上刚刚从青纺医院出院接回家,公公因为病重送入了市立医院,李老师接着赶往市立医院,由于李娟老师夫妇两个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医院陪床、伺候老人,照顾孩子都是他们夫妻两个,两个人一个白天在医院一个人晚上在医院,李娟老师说:“我就是觉得总是缺觉,总也睡不够。”为了照顾好老人,李娟老师忙里忙外就忘了自己吃饭休息,经常是老人出院回家修养了,李老师却因为饮食不规律犯了胃病,吃什么都吐。李老师就是这样把心思全部放在老人身上。
二、十余年如一日,真爱亲情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四位体弱有病的老人,但是李娟老师却十余年如一日,孝敬四位老人,她持之以恒的行动更加加深了她和老人们之间的真爱亲情。
四位老人出院在家期间,李娟老师的每一天是这样渡过的:清晨不到七点就要起床为家人做好早饭,准备好中午饭要用的蔬菜,洗干净,有时饭都顾不上吃就要匆匆赶去上班,中午下班后赶去父亲和母亲那里做好中午饭,准备好二老的晚饭,帮二老收拾妥当,再去单位上班,下午下班后赶去公公婆婆家里帮他们做晚饭,准备第二天的午饭,饭后还要陪伴老人说话聊天,待老人睡着了之后再洗衣收拾房间,每天回家都要很晚,周末则去市场为三个家里采购下周的蔬菜和生活用品。只要李老师有时间,她就经常陪伴老人出门晒太阳,看看风景,散步锻炼,满足老人的心愿。就这样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李老师用全心的爱呵护着四个老人,尽一个晚辈对长辈的孝心。李娟老师说:“只要使老人高兴,我愿意做出牺牲所以我不管多么累,也不管遇到多么大的烦心事,总是以笑脸而对他们,让他们高兴,让他们感到亲情温暖。”
四个老人都需要照顾和精心的护理,在她无微不至的照料下,几位老人的日子过得非常舒心。在老人身体不适的时候,她心平气和地安慰老人,讲故事逗老人开心,虽然她每天都很辛苦,李娟老师无论在家还是在单位都是乐呵呵的。公公婆婆逢人就夸:“儿媳妇比亲生女儿还亲、还可靠。我们儿子真的没有看错人,娶了娟娟这么个好媳妇。”有一次李娟老师都是因为忙不过来想为公公婆婆请一位保姆,但是两位老人就是不愿意,说是那样就不能经常见到李老师了,为了老人舒心李老师最终打消了这个念头,宁愿自己累一点也要老人高兴。
三、敬老爱幼,言传身教
李娟老师深刻体味着“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滋味——累并快乐着。曾经一段时间,因为劳累她的腰不好,多少个日日夜夜,那个中滋味,怎一个累字了得!不过累中有乐,孩子们的生活、学习都在这些年的坎坷中锻炼出来了,从父母身上孩子们耳濡目染,一个个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帮忙干家务:洗菜、做饭、炒菜,放假的时候还主动替换李老师去医院为老人陪护,一切的一切让她着实品尝到了负担的甜蜜。
在教育孩子上,她本着“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的原则,身体力行做榜样,严格教育自己的儿女,使就孩子们不管在学习还是品德方面都在班上名列前茅。李娟老师的大女儿冯琳23岁,在我校上大学,今年准备报考研究生,小儿子冯珉17岁,今年读高二,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就这样,尽管李娟老师夫妇日子过得十分辛苦,但是她们一家人和乐融融,这一切,皆因有爱。她说,父母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公婆是她的第二父母,她爱他们,而孩子们是她生命的延续,她也爱她们。是爱的力量使她用爱作墨,以实际行动为笔,书写着和谐的家庭文明篇章!
最后以李娟老师的话做为结尾,她说:“说心里话又要好好工作又要安排好家庭做到两不误我们付出了一定努力,但是领导和同事们也都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们夫妻俩感谢领导和同事们的厚爱,我们只有加倍地工作。但是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这一光荣传统,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和谐和繁荣富强。”
机关三总支
2008.12.25

Copyright©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妇女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