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青岛市三八红旗手——王伟文

作者: 时间:2017-06-22 点击数:

   

王伟文,教授,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加拿大University of Ottawa博士后。山东省多相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

“以学生为中心”

    20余年来,王伟文主讲《化工设计》、《化工热力学》和《现代化学工艺学》等本科、研究生课程,以其渊博的学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与丰富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在《化工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的特点,针对学生对工程问题认识的不足,详细讲解国标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并收集大量的工程实例,通过“案例教学”,将科研成果合理的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来,使课程内涵得以升华,建立了课程与新技术、新成果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真正达到了“成果导向”的教学目的,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赛区特等奖等优秀成绩。《化工热力学》被学生们称为是“焓焓”糊糊“熵”脑筋的课程,该课程抽象、难以理解。为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这门课程,王伟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注意点面结合,及时帮学生构建起知识网络图。她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三点式”教学法,即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侧重于讲“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教学过程中既注重知识的广度,又能较好地对案例进行深刻分析,以点带面,启发学生演绎推理思维,避免了热力学理论本身枯燥、抽象等现象的发生。

    王伟文教授的研究生评价:“王老师对工作投入太多、对事业付出太多,太辛苦了。老师德教双馨,我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和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老师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她诲人不倦、和蔼可亲的人格魅力。”王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换来的是学生们对她的高度信任,可以放心地与她交流羞于跟别人启齿的问题。曾经有个研二学生单独找她谈话,求助自己无法解决的难题。这个学生说:“我的事情不想让我们学院的老师知道,当年大三您给我们上课的时候,有种亲切的感觉,因此我对您非常信任。”这种亲切的榜样力量,真的改变了一些人。制药工程大四的女学生到王伟文副院长办公室办理退学手续,王老师询问其退学的原因,得知该女生来自临沂农村,家境贫寒,上学期间找了一份理想的工作,想退学帮助家里。王老师说:“你现在觉得工作不错放弃学业,但没有学历将会影响你一生的发展。”在王老师的悉心劝导下学生放弃了退学的念头,王老师并资助她修完学业。

“教授=教学+科研”

    虽为女老师,王伟文老师总是亲临工厂一线,为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登高考察,解决了一系列的国际性工程技术难题,得到了齐鲁石化、山东海化集团、唐山三友、山东东岳化工集团等多家企业的一致好评。

    王伟文老师紧跟国际前沿,不断将科学前沿领域的成果和新技术,引入到化工设备的研发设计中,主持完成的“环流式旋风分离系列专利技术”丰富了多相流湍流研究的理论体系,大幅度提升了旋风旋流分离装备的性能指标,使我国的旋风除尘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已在工业上推广应用800余台套,攻克了四十余项工程技术难题。百余家应用单位中九家出具的用户证明显示:可为企业新增产值35亿多元/年,节支2.05亿元/年,节能减排效益显著。该系列专利技术研究分别获得了山东省2005年技术发明二等奖、2006年获中国发明展览会金奖。

    有机硅单体产品是整个有机硅化学的支柱,国外一直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王老师主持开发了有机硅单体合成流化床反应器和有机硅单体浓酸水解工艺,并将其成功实现工业化,合同额达3000余万元,使我国的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上述技术装备、工艺授权发明专利21项,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硅单体合成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每年为企业新增产值近百亿元,先后获得了2016年山东省专利奖一等奖、2012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2011年度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勇挑重担”

    先后主持通过了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申报获批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等,为学院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作为我校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首个专家,指导全校工科专业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申报及认证工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我校第一个接受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凡事需从零做起。在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期间,王老师白天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和老师开展认证工作,晚上撰写认证自评报告,连续三十多天工作至凌晨三点多。实验条件是认证必备的支持条件,认证标准中规定“实验室面积和实验教学设备满足教学需要,实验室安全符合国家规范,安全警示标识清晰,装备安全措施有效。实验涉及的危险化学药品均备有安全说明,每个实验项目必须有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使实验条件达到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对化学院、化工学院6000多平米的实验室的教学设备、安全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做到每一房间、每一试验台均认真检查,精益求精。在安全改造过程中,王老师就像着魔似的,连乘火车时见到安全标识、安全设施都不放过,把它一一照下来,作为实验室安全模板。看到王老师廋弱的身影穿梭于各实验室中,老师们都怜惜地说,王老师要注意身体,不能太拼了,工作是干不完的。王伟文老师说:“为了促进学科发展,以培养高质量的工科学生,并与国际接轨,能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做些事情,牺牲个人时间是我应该做的。”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和生活态度,王伟文老师取得了的一系列突出的教学和科研成绩,先后荣获“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青岛市拔尖人才”、“市北区人大代表”、“青岛市工人先锋号” “科大十大杰出青年”等众多荣誉和称号,得到了业内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一致认可。

 

Copyright© 2015 青岛科技大学 妇女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